Sunday, October 22, 2006
主題:"筆"比"滑鼠"更有力?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mouse ?
與建築手繪大師程大金 對談
「不論是在紙上或在電腦螢幕上,你仍舊必須在三度空間中掌握眼前所看到的、並仔細地觀量這個世界,因為儘管你可以旋轉電腦模型,螢幕仍然是二維的,問題在於它需要時間,在一個講求快速的社會,我們往往不想多花時間、小心謹慎地繪圖,但這是一種觀看比例、尺度、質感、材料,以及所有事情如何組合、建構起來的方法。」-程大金
Dialogue:回到基礎,在今日的建築教育中,教導透過觀察手繪製圖技巧的重要性何在?例如美國學院裡提供的羅馬課程這樣傳統的取向,建築系學生帶著一本素描本,記錄並學習第一手的空間比例、材料、西方建築歷史等等,這在台灣的脈絡中似乎很遙遠,這裡盡是網路、速食文化 、數位相機,沒有人有時間顧及這個問題,建築界可承襲的前例亦不夠精鍊。
程大金:我今年62歲,我在六○年代進入學院,在將近五個十年當中,事情改變很多,我處在由布札藝術的尾端轉換至現代主義之際,以及電腦在1980、1990間興起的年代,因此我經歷過所有事情,我認為關於建築有幾個不同的思考方式,我們在西雅圖的第一個工作室,我們首先教導學生親手製作實質的模型,接著要他們在電腦裡建數位模型,他自們也必須手繪,因此這三個方法同時來回操作或許是最好的方法,而非僅選擇其中之一。
Dialogue:但回到手繪圖,用眼睛觀看,並思考眼前的空間,這項基本技巧的重要性為何?
程:在我們為二年級學生開的繪畫課,首先是從觀察中繪圖,接著從想像中繪圖,描繪並不存在的東西,第一堂課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瞭解相對於圖像平面的繪畫設計,所有東西都是三維的,並且要懂得繪畫的語言,因此這是觀察與觀看的能力,不論是在紙上或在電腦螢幕上,你仍舊必須在三度空間中掌握眼前所看到的、並仔細地觀量這個世界,因為儘管你可以旋轉模型,螢幕仍然是二維的,問題在於它需要時間,在一個講求快速的社會,我們往往不想多花時間、小心謹慎地繪圖,但這是一種觀看比例、尺度、質感、材料,以及所有事情如何組合、建構起來的方法。
Dialogue:我認為手繪的美感在於你能夠透過線條的粗細、鉛筆的濃度,藉由變化的發生引發出新的想像,這是電腦所無法做到的。
程:還不行!(笑)我認為介面仍舊是一個問題,即便是(電腦的)刻板,我認為這種充滿質感的品質 、某種對比的感覺消失了,因此直到電腦已經精巧到我們可以帶著四處走,你做不到的事、最終還是會達成,我享受這點是因為我已經擁有很多手繪經驗,今日的學生必須學習去享受它,但不需要對於作品的好壞自我批判,我告訴他們圖畫得有多好並不重要,而是去享受繪製的行動-這個觀看與記錄的過程。 這裡有兩件事,觀察存在哪些東西並加以設計,這是進到另一環,電腦的確利於建立資訊模型、生產、發展…但仍無法處理設計的開端與概念端,在一開始的設計階段以數位媒介進行的問題在於,手繪圖的模糊性有助於設計概念的發想,而你必須學習如何將電腦繪圖視為非準確的線條,這個當前的問題也發生在當學生看到雜誌及書籍時,每件事者是完成、乾淨的,他們並不瞭解中間是如何產生的過程,因此雜誌應該要刊登更多的過程-建築初始的設計階段。 …………但正如同我們在建築學院裡常說的,我們獲得的是全面性的教育,包括模型製作、電腦、 手繪,近日來愈來愈普遍的現象是,一個學生完全不需要拿起鉛筆即可完成建築學業,這樣的學生會錯過什麼? 這也跟旅行、經驗、參觀建築與理解建築有關,不論我去到哪,我嘗試理解環境的結構並對於這樣是否舒適或不舒適作出回應,內部有什麼元素使得它成為一個好的地方,攝影可以做到這樣,但繪圖能幫助你進一步理解,使你下次在作設計時,可以回溯到這些經驗,我們基於自身所體驗到、理解的經驗作設計,如果你花時間畫些東西,你會瞭解它、並對它的記憶更為深刻。 好的攝影師是藝術家,但如果他只是按下快門,結果就像我昨天告訴學生的-這樣的照片紀錄了所有的事,但也表現不出任何一件事!這相片裡是沒有差異性的,你透過觀景窗看,按下快門,照片就會呈現出所有的事物。倘若你用畫的,那是有選擇性的,你會省略某些東西,這個編輯的動作,也是繪畫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Dialogue:我們可以主張手繪圖相較於電腦,能培養出更好的美學素養?
程:倘若手工繪圖可以訓練某些關於比例的能力,這是好事,因為這正是今日的設計中所欠缺的-輕與重的感知能力;部分建築容易被過度設計,你可以發現它們都是在電腦上發展設計,因為它們在電腦上看起來很棒,但當它們真正被蓋出來,卻顯得很厚重、過度設計……因為電腦允許你作這個模式、或作那個,沒有限制,因此輕忽了什麼是好的、限制又在哪裡,以及比例感的問題。 在美國,高中學生也不會作藝術創作,我們有些學生有繪畫背景,但大部分沒有,這就是為什我們會在這裡的原因,要指導已經知道如何畫圖的學生很簡單,但我總是教導初學者,這非常具挑戰性、同時也得到很多回饋,最重要的是事情是三維的思考能力,有時候人們可以將眼前的事物畫得很好,他們可以畫出視覺性的語法,但問題是他們不瞭解三度空間的關係,因為有時候你聽到「你畫得很好,你可以當一名建築師!」但並不一定是真,你或許是一位好的平面畫家,但除非你可以看到這裡有一個空間性的關係,這是最重要的事情,繪畫是傳達這個觀念的一種好方法,你也可以透過電腦來傳授之。 在此暫不論及科技,我想這樣的觀點開始認真地被理解,並且更清楚地掌握我們正在傳授什麼知識,就設計、設計能力、設計思考以及科技所及,都是一個轉助的工具,因為我們必須將工具與原則分開。 然而,手工繪圖與電腦繪圖最大的差異來自於電腦軟體的「介面」與「資料結構」兩部分。電腦的介面經由程式設計師的設計,使用者經由選擇「選單」上的「指令」,逐步完成所要的動作與形體,繪圖的動作在於以滑鼠告訴電腦放置形體的位置與距離,而軟體內部的「資料結構」會準確的記錄使用者所提供的幾何資料。「資料結構」的幾何資料可以方便使用者修改圖面與提供給另外的軟體使用所需的資料。其實,對於電腦繪圖使用的困擾大都來自於對於「介面」的生疏,以及介面本身的諸多限制。 以個人的教學經驗而言,學習電腦繪圖雖然有一段痛苦,但是學生平均來說可以學習到相當可以應用的程度,較不受到天賦手繪能力的限制。手工繪圖與電腦繪圖孰優孰劣的討論,其實各有擅場。正如同不管交通工具如何發達,我們許多時候還是得用腳走路。
此篇文章摘錄自 建築Dialogue"106 期的建築教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